目前国内开展国际技术转移工作价值链出现中断,国内企业需求和国外先进技术输出方出现衔接的断层,一是对彼此的市场、制度、运作都不够了解;二是缺乏有经验的高端人才负责国际技术转移的合同谈判、项目管理等;三是国外先进技术往往偏向理论,无法和国内的需求直接对接,中间的缺口不易填补,因此二次开发能力弱。

基于这些面临的问题,香港城市大学成都研究院筹建了香港城市大学成都研究院西南技术转移中心,拓展内地技术转移的相关业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工作。同时,通过加强与海内外技术转移中心的合作,进一步加深国际先进科技、人才、信息等资源与当地企业的结合,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并有效促进传统行业的改造和提升。
 
技术转移中心的成立,将有效利用各方资源,积极推动科技成果与市场及产业的对接,致力于形成技术成果持续再生、开放流动和有效转化的技术转移新机制。
 
(1)技术挖掘与评估:

科研成果筛选:主动挖掘高校或科研机构中有商业化潜力的技术成果(如专利、原型、软件等)。
技术价值评估:从市场前景、技术成熟度、竞争壁垒、产业化难度等维度评估技术的商业化可行性。
知识产权布局:协助研究人员申请专利、商标、著作权等,制定知识产权保护策略。
 
(2)产学研合作对接:
 
企业需求匹配:收集企业技术需求,反向推动高校研发方向,促成联合研发项目。
合作模式设计:协调校企合作模式(如委托研发、共建实验室、技术入股等),拟定合作协议。
资源整合:对接政府、产业园区、行业协会等资源,搭建多方合作网络。
创业孵化服务:支持科研团队成立初创企业,提供商业计划辅导、融资对接、办公空间等资源。
投融资对接:引入风险投资、产业资本或政府基金,加速技术落地
 
(3)知识产权管理与运营:
 
技术路演与展会:组织或参与行业展会、技术路演活动,扩大技术曝光度。
案例包装与传播:提炼成功商业化案例,通过白皮书、媒体宣传提升机构影响力。
国际合作拓展:推动跨境技术转移(如国际专利合作、海外市场对接)。